近期,昆明在店铺前设置一米线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点赞,就连各大央媒也为昆明的做法鼓起掌。
我们都知道,很多城市为了文明创卫,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小学生在商铺门前写作业,书桌和板凳被收走。
老人骑三轮车摆摊,结果三轮车被收走。
新店开业,门前不允许放花篮,还要罚款。
6岁小孩看到穿制服的人,大喊一声:城管来了。
就连贴在门前的春联,为了美观好看,都会被城管清理。
在很多地方,百姓与城管的矛盾已经到了很难调和的地步,城管越来越难执法,百姓越来越难过日子。
三年疫情,让无数人的生活愈发艰难,可是,各地的文明创卫,又让越来越多的人叫苦不迭。
城管说执法难,老百姓说不留活路。
那么这个矛盾点到底在哪里呢?
换位思考是关键!
商铺门前摆放一些物品在所难免,有些人会摆几盆花,有些人会在门口摆个摊,还有一些人会把商品摆在门前吸引顾客。
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妨碍交通,为什么就不能摆放呢?城管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
可是对于一些地方的城管来说,这就是不符合规范,阻碍了城市的文明创卫,让大家所居住的城市环境变差,为什么老百姓就不能有一些大局观呢?
老百姓不能理解城管的做法,城管也不能理解老百姓的行为。
久而久之,矛盾不断激化,变得愈加尖锐。
如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城管有城管的难处,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需求,互相理解一下是不是就更能有效解决问题呢。
昆明设置店铺一米线,明确可以摆摊就是一种互相理解的方式。
为了防止一些人过多的占用商铺前的位置,用划定一米线的方式,既能够让老百姓接受,也不会妨碍交通。
老百姓的需求满足了,城管的工作好做了,这种双赢的方式才是解决矛盾,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所在,昆明的做法值得推广。
当然除了店铺前的一米线,还应该有更多惠民的一米线,死板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城市发展需要。
一米线是理解也是尊重,执法人员尊重老百姓,老百姓也能体谅执法者的辛苦,温暖才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