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cgj.km.gov.cn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550104111-202101-295340 主题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1-01-04 16:58
名 称: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新闻通稿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新闻通稿

发布时间:2021-01-04 16:58
字号:[ ]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

“十三五”以来,围绕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市各级城市管理部门以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为导向,开展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市城市管理局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作以下介绍:

一、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动环卫一体化。通过PPP模式引入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环卫企业到主城区开展环卫一体化工作,目前主城区除高新区外,已全部实现环卫一体化管理。同时,已经实施环卫一体化的辖区由环卫企业为环卫工人购买五险一金,并为每位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制定了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一线环卫工人工资涨幅20%

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目前全市建有生活垃圾转运站139个,转运能力达5844/天,建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1个,总设计处理规模达6725/天。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着力强化公共厕所管理,先后出台了《昆明市城市公厕管理服务标准》《昆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管理标准和规范,同时结合昆明市爱国卫生公共厕所全达标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公共厕所三无三有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管理标准

抓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是我市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制定了《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编制了《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规划(2019-2035)》,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着力推进餐厨垃圾处置工作。主城区学校、机关、餐馆等餐厨垃圾由清缘润通公司(东郊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收运处理,并启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优选更加先进、更加适合昆明的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和运行模式,推广应用到住宅小区就地处理小区产生的家庭厨余垃圾。

昆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1

加大城市照明和景观亮化设施建设

一是十三五期间开展了北京路、盘龙江、东风路、人民路、机场高速的景观亮化提升工作二是启动昆明市主城区重要节点及道路景观亮化建设工程项目,协调推进盘龙江航道夜游景观提升工作,逐步建成了以高层(重要)建筑亮化为主体,以环境亮化为烘托,具有一定氛围的城市夜景照明景观体系三是城市路灯平均亮灯率、平均设施完好率均达99%以上,完成主城区现存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的补建整改工作,确保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100%、亮灯率达95%以上,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了明亮环境。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强化春城花都城市特色。编制《世界春城花都城市品牌宣传推广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高效、规划法定的原则,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落实花都工程建设概念,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根据《昆明市重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导则》,打造绚丽多彩、四季花开、景观各异的最美城市道路先后开展了广福路、人民路、北京路、锦绣大街等主要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以及市属公园、小游园等多个公园绿地的景观提升工程。

坚持城市摆花长效机制。建立摆花和立体花卉布置长效工作机制,对环湖东路、会展西路、巫家坝路、珥季路等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实施专项设计,结合重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周边环境,突出云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园艺手法,增设立体花坛等花艺景观,展现以春打底”“以花为媒世界春城花都象。2020年昆明市主城区实现长效摆花1554.68万盆,设置立体花坛66组,达到四季有彩、处处飞花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取得的成绩。一是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二是获得201818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类最高级别E类)金奖第1三是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昆明市大观公园为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表现突出城市和单位

昆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2

四、做好重要城市道路整治提升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制定了《昆明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昆明市城管系统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细化方案的通知》、《昆明市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明确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各项工作和计划,明确了市容环境整治提升的具体要求,为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

牵头做好62条重要城市道路整治提升工作。按照“设计一条、审查一条、完善一条”的原则,对62条重要城市道路设计方案逐一进行审查把关,着力通过“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治乱”“治污”“治差”“治堵”以及“增绿、添彩”等举措,打造了460余公里城市道路景观,完成了1000余栋建筑外立面清洗翻新,建成了2000余栋(座)景观亮化设施(含楼宇、立交桥、人行天桥、跨线桥、隧道等),提升改造了强弱电等占道柜体5220个及屋顶太阳能设施300余栋。

预设问题:请陈剑平局长介绍下“十三五”期间城市公厕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陈剑平局长答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建设管理理念,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开放一批的思路,逐步建立完善和形成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部分沿街公共建筑内厕对外开放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统筹。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2019年先后出台《昆明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再次对我市厕所革命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二是布点布局。推进编制《昆明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布局布点规划(2018—2035)》工作。落实旧城改造、片区开发、项目落地的规划衔接,实施三同步联系制度,强制落实公厕配套和还建措施。

三是历史欠账。针对历史基础设施欠账大,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衡,选址难、建设难,领避效应突出等问题,因地制宜,采用相对固定式移动公厕进行弥补,按照人流密集区500—800米,其他区域800—1000米要求,开展城市公厕新建及改建工作。

建设标准。全市新建和提升改造的城市公厕全部达到二类以上建设标准,全面消除旱厕。结合全域旅游推进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实现城市公厕达到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

服务质量。先后出台《昆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及质量标准》、《昆明市城市公厕管理服务标准》等,采取环卫一体化企业实施专业化保洁,提升功能品质和卫生服务水平,三有三无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程度显著提升。

人文特色。结合春城风貌、人文特色、民族元素等,统一公厕外观识别,完善引导指示标牌,设立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和人性化设施,做好人文关怀。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推进智慧公厕APP建设,实时监测公厕分布、厕位占用、异味监测等,提升公厕智慧化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

2016年至2020年我市新建城市公厕1270座,改建城市公厕1348座。截止到目前,我市共建有城市公厕4529座。昆明市主城区、安宁市、晋宁区、石林县等11个重点旅游城市建成区达到7/平方公里的住建部规定的建设上限标准,其他县区达到5/平方公里的建设标准

2016度假区观景路中段公厕、云南民族村纳西族村公厕和普米族村公厕被评为“最美公厕”综合奖,观景路北段公厕被评为“最美公厕”管理奖;安宁市东湖公厕被评为“最美公厕”创意奖再次被授予2016年‘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2017年昆明市人民政府获评为全国“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主办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7000700号-1

联系电话:0871-6318428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08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