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报告
2010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通过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学习宣传、加强网站建设,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我局按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累计37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更新5条,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其解读信息类2条,动态信息10条,各类听证、重要事项公告、通知等信息20条。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0年1月1 日至2010年12月31日,我局未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本机关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的申请。也未接到关于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电话咨询。
三、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情况
年初,局办公室召开了由各重点涉密处(室)负责人参加的保密工作会议。分管保密工作的局领导就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办公室要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三是严格规范审查程序,防止保密审查与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脱节。四是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重大拟公开事项,要与有关部门协商。五是网站管理人员应建立信息发布台帐,记录每条信息发布的时间与内容,切实做好原始资料的归档工作。会后,局办公室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进行了自查,同时对本室在互联网上登载的文件资料进行集中清理。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整改,确保保密安全不出事故。
四、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情况
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思想、公开原则、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等。编制了《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有效地保障了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执行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信息公开保密审核办法、违反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同时,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特点,重点加强了对86128网络查询、电话查询,数字城管12319市民投诉热线、昆明信息港彩龙论坛和12345市长热线转办件的管理,落实专人专线,切实抓好投诉案件办理、回复工作,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五、因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局尚未收到针对我局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以及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
六、开展《条例》学习贯彻和培训活动情况
先后多次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题学习,通过学习宣传,使干部职工对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使其充分认识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务公开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自觉主动公开意识不断增强。
七、经验和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副局长邓卫东为组长,办公室、各业务处室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日常事务,明确有关处室协作配合的工作职责,并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实现了政府信息发布、更新、咨询等工作一体化,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机制。对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确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制,依法及时提供特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我局政宣处着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有效沟通,确保新闻宣传主动、及时、准确、权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在积极履行公开政府信息义务的同时,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三是不断完善政务公开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考核制度,实行政务公开社会评议制度,通过数字城管12319投诉热线、96128信息查询、昆明信息港彩龙论坛等渠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范围。强化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宣传活动,集中运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法制宣传活动等多种媒介和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报道。推进在线办事,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充实网站内容,提升网站政务办理和社会服务功能。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公开内容不够全面,信息公开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优化。今后,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学习借鉴其他部门的好做法,依托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平台,创新途径,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进行补充完善,并及时更新,扩大公开内容,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